文/ 乔勇进
说起口感较甜的水果,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:樱桃、冬枣、水蜜桃、葡萄、柑橘等 ,简直数不胜数。不过,它们与一种水果比起来,在含糖量方面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。这种水果就是罗汉果。 罗汉果植株是葫芦科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,其藤蔓长达3~5米,狭窄的心形叶子长 10~20厘米。罗汉果植株通过卷须可缠绕在其他植物上,攀缘能力突出,是山区绿 化美化树种之一。 作为果实,罗汉果又名青皮果、罗晃子、假苦瓜等,呈圆形,直径为5~7厘米;果 皮坚硬且薄,被细毛覆盖,果柄端有横纹;果实内部含有可食用的果肉。 罗汉果可鲜吃,也可烘干成风味独特的干果。烘干后,绿色的鲜果外皮变成褐红色 ,有光泽,薄而脆,残留少许茸毛;果实表面呈黄白色,质松软,似海绵。罗汉果 的种子细长,几乎呈球形。 罗汉果是一种以甜著称的果品,果实的含糖量很高(25%~38%),所含的糖主要 为果糖和葡萄糖。科学研究发现,罗汉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糖苷,这些糖苷的甜度是 蔗糖甜度的200多倍,且热量很低,不仅提升了罗汉果的甜味口感,还具有降血糖的 作用。 罗汉果植株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,通常生长在山间阴凉潮湿的地带。目前,罗汉果 同属植物有7种,其中2种(罗汉果、翅子罗汉果)可入药。药用罗汉果主要产于我 国广西临桂区和永福县的山区。 据考证,罗汉果原产于我国南方。相传13世纪时,广西一代的僧侣在桂林地区首次 发现并应用罗汉果。清朝的《修仁县(现广西荔浦县)志》最早记载了罗汉果的药 用功效。当时,由于人们对这种水果的种植技术认识不足,种植发展十分有限。 英国科学家于1938年撰写的未发表的科考手稿中,提及了罗汉果是当时制作冷饮的 主要成分,可用其治疗由发烧、高温天气等导致的炎症。 20世纪初,罗汉果被带到美国。1941年,罗汉果的种子被列入该物种的植物学描述 。1975年,一篇关于罗汉果的英文报告中记载了最早对其甜味成分进行的研究。20 世纪80年代后,罗汉果用于甜味剂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。 以甜闻名的罗汉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果肉(以干果计算)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 维生素C,含油量高达40%,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。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,罗汉果甘、酸、性凉,有清热凉血、生津止咳、润肺化痰、嫩 肤益颜等功效,可缓解痰热咳嗽、咽喉肿痛等,经常食用有助于驻颜悦色、益寿延 年。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罗汉果有防治呼吸道感染和防癌功效,可降血脂,适合慢性支 气管炎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等食用。 时至今日,罗汉果已被加工制作成药材、清凉饮料、调味品等。随着浓缩提取物开 发技术的长足发展,罗汉果在生物研究和商业应用等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〖 欲看更精彩文章、图片,请购买科学画报。每月月初出版发行,铜板纸彩色印刷,每本售价12.00元 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