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蔡天新
众所周知,公元前212年,在叙拉古(今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)沙盘上研究几何问题的阿基米德被入侵的罗马士兵刺死,这是一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,预示着希腊数学和灿烂的文化走向衰败。从那以后,罗马人开始了野蛮的统治,并通过掠夺攫取大量财富。 5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后,欧洲进入了漫长的“中世纪”。这个称谓是后来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命名的,目的是把自己所处的时代与之区别开来,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遥相呼应。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则称其为“黑暗时代”,这与流行了数个世纪的黑死病不无关系。那段时间,整个欧洲的数学停滞不前,数学的主要成就是在中国、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取得的。 在公元1 000年前后,离中世纪的结束依然十分遥远,欧洲的数学出现了某种转机,或者说是曙光。999年4月2日,一位酷爱数学的法国学者和教师热尔贝当上了教皇,他也是第一位法国人教皇,史称西尔维斯特二世。在任期间,热尔贝坚决反对买卖神职和用人唯亲,要求神职人员保持独身生活。据说,热尔贝之所以能够登上教皇的宝座,与他擅长数学不无关系。 热尔贝出生在法国中部的奥弗涅大区,年轻时旅居西班牙3年,曾在巴塞罗那以北的一座修道院学习毕达哥拉斯学派倡导的“四艺”。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因为被阿拉伯人侵占并统治,具有较高的数学水平,虽说那会儿从阿拉伯语到拉丁语的后翻译时代还没有正式开始,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尚没有被译成拉丁语,热尔贝却已掌握了相当多的数学和天文知识技能。不难推测,他应该是精通阿拉伯语的。 969年,热尔贝陪同一位伯爵来到教廷所在地罗马,觐见了教皇约翰八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。那时候教皇由皇帝任命,而教皇主持皇帝的加冕礼。热尔贝因数学才能出色深得奥托一世的赏识,受聘为王子、未来的奥托二世的教师。后来奥托三世任命热尔贝做了教皇(若不是奥托二世早逝,他可能会更早地成为教皇)。 据说,热尔贝从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著作中学会了印度-阿拉伯数码,并率先把它引入西班牙以外的欧洲。他还制造出钟、管风琴和某些天文仪器。在热尔贝撰写的一部几何学著作里,他解决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: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面积,求出它的两条直角边。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可以成为中学数学的考试题。 照12世纪一位英国教士撰写的书里的描述,热尔贝在西班牙期间,曾去文化中心科尔多瓦和塞尔维亚学习数学,有一次他还偷走了一本书,被发现后把书藏在一座木桥下面躲过了搜查。1003年,在一次反对皇帝的平民叛乱期间,热尔贝死于罗马,他的遗体下葬在今天梵蒂冈北面约4 000米处的圣约翰·拉特兰教堂。可以说,热尔贝的出现是欧洲数学复兴的一丝曙光。
〖 欲看更精彩文章、图片,请购买科学画报。每月月初出版发行,铜板纸彩色印刷,每本售价12.00元 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