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盈盈的马兰

文、图/祁云枝



“马兰花,马兰花,风吹雨打都不怕,请你现在就开花,把幸福的人儿找回家……”这是我小时候看见马兰花时,挂在嘴边的儿歌。蓝盈盈的马兰花上,一直氤氲着童年的美好。
记忆中,马兰花绽放在故乡秋天的房前屋后、田埂阡陌、河旁沟畔,它们天然淳朴、秀美柔韧,这里一丛,那里一片,如同村里妙龄的女子。
那时候村子里的女孩放学后常常结伴一起劳动,一起玩耍。我们人手一个竹篮,踯躅在地畔田埂,有时挖野菜,有时挑猪草。丝绸般的阳光漫过高高的白杨、泡桐,还有庄稼,洒落在我们身上。鸟啭,虫鸣,风啸,以及草木拔节的微响,不时滑过我们的双耳。间或,采一把马兰花,编成花环戴在头顶。变身花仙子的我们在田野上嬉闹奔跑,洒下一路欢歌。
后来常常想,这些场景给予我的美学认知,比书本上要多很多。
学了植物学后才知道,马兰的芳名叫紫菀,还可以叫作狗娃花、路边菊、紫倩、青牛舌头花、还魂草等等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我非常纠结于自己见到的淡紫色小野菊究竟是马兰、紫菀还是狗娃花。在学了植物学后,我很怵菊科植物的分类,因为这个家族实在是太庞大了。世界上菊科植物有近3万种,能被记住名字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,绝大多数都被我们冠以野菊花的统称。有同行甚至开玩笑说,在野外碰到菊科植物就想踩死它。之所以如此决绝,是因为很多菊科植物长得实在是太像,以至于“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”。
拿马兰、紫菀和狗娃花来说,若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,需要逐一剖开花序,看它们的内部结构,仔细比较各自的冠毛和裂片,其间或许只有几个毫米的差异。所以,若非专业人士,是不必如此出力而不讨好的,用一个“紫菀”统称就好,因为三者同属菊科管状花亚科紫菀族。
紫菀族是一个包含600~800种的大族,其中紫菀属的植物有160~180种。紫菀族还包含紫菀属的亲戚类群,如狗娃花属、马兰属、东风菜属、女菀属、莎菀属、裸菀属、紫菀木属、乳菀属、麻菀属、岩菀属、碱菀属、翠菊属等等。单从这么多的属名来看,这个家族的浩瀚可见一斑。
浅紫色的“花瓣”润盈地排成一圈,托起花心的一抹金黄,简简单单,安详、自在、内敛,和着草木之气静静地摇曳。花瓣之所以用了引号,是因为它在植物学上是一圈舌状花,中间是黄色的管状花。
我对紫菀的另眼看待还来自它的药效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各地纷纷推出了很多中药方。紫菀作为润肺止咳的中药,出镜率不低,推广至全国的“清肺排毒汤”成员里就有紫菀。资料上说,紫菀辛甘微温,可益肺调中,消痰定喘,止血疗咳。
紫菀还有通二便的功效。有一种通便药方简洁、明了,易操作,便秘者可一试。《朱良春用药经验集》中记载:宋徽宗时,奸相蔡京独掌朝纲,得宋徽宗宠信。得便秘症,大便数日不下,腹胀难忍,茶饭不思,帝命众太医前往诊治。用各种治法,或润下或通下,但秘如故。有人推荐楚州杨吉老,帝即下诏,聘杨吉老前来诊治。吉老来后,一番望诊、切脉及问诊后开出处方:用紫菀60克,嘱研细末,再用紫菀12克,煎汤。每次服药末10克。1日3服。服1日后,腹中鸣响,翌日再服,大便通下甚多,且很通畅。再连服3日,数月便秘从此痊愈。众人称奇。

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:《科学画报》

〖 欲看更精彩文章、图片,请购买科学画报。每月月初出版发行,铜板纸彩色印刷,每本售价12.00元 〗 

 
《科学画报》2022©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24827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33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