娴静玉簪

文、图/祁云枝

 

在一处林下有一片茂密的小花,从夏到秋,盛开不绝。花朵约一元硬币大小,或洁白或淡紫,气质温婉,气息娴静。这种植物有个好听的名字:玉簪。
夏日里,玉簪植株的中心位置会抽出几根细高的花莛,在大而阔的圆形叶片的簇拥下,娇滴滴的花蕾逐渐显现,次第绽放。花蕾多为白色,玲珑、素雅,温润如玉。凑近了细品,花蕾沿花茎斜举而上,宛然插在女子云鬓处的发簪。李时珍说它“本小末大,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”。
玉簪的花朵形如漏斗,亦宛如裙裾飘飘的花仙子,其素净的颜色如月光洒落。它们莫非真是仙女的玉簪坠落人间幻化而来?
我曾经嗅过白色玉簪花的香味,它既像茉莉花香,又有点白玉兰花的味道。在植物界,但凡香气浓郁的花朵,颜色大多素淡,如栀子、夜来香、七里香、香樟、茉莉等;色泽美艳的花朵几无香气,如郁金香。显然,玉簪是又一例“香花不艳,艳花不香”的佐证。
黄庭坚的诗句“玉簪堕地无人拾,化作东南第一花”,让人感觉玉簪的领地只在我国东南地区,其实不然。在西安,玉簪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,街头、公园的大树底下,灌木边缘以及建筑物的背面,都能看到玉簪属植物茂盛的花叶。其中有开白花的玉簪,也有开紫花的紫萼,后者的花莛更长一些,可达一米,一株可开二三十朵花。还有一种东北玉簪,亦开紫花。
根据《中国植物志》的介绍,玉簪属下有40种左右,分布于亚洲热带、温带,主产地是日本。前面提到的3种玉簪系我国原产,如今花市里的观赏玉簪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培育品种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说“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”,可见玉簪在我国明代已相当常见了。
我其实更喜玉簪的叶子。记得有一年,我在南方一家植物园的阴生植物区见到了几十种玉簪。时值深秋,所有的花朵均已凋谢,唯余玉簪叶片在秋阳下闪现出炫目的光芒。玉簪的叶片呈心形,大且厚;叶面油润光亮;叶脉呈弧形,左右对称,线条清晰流畅,很有设计感。单片叶子看起来很像是一把小蒲扇,非常精致。
不同品种玉簪的叶色差别极大,除了绿色外,还有偏蓝色和偏黄色的。那些复色的叶片更为迷人:金边绿底,白边绿底,蓝边黄叶,绿边黄叶,也有白绿、蓝绿、黄白相间的斑叶,极尽繁复奢华。无数美丽的大叶片呈放射状簇拥在一起,仿佛土地里长出来的一朵朵大花,让玉簪成为极佳的地表饰物。
玉簪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。也就是说,冬天的时候,玉簪地上部分枯萎,但地下的根状茎依旧储存着能量,只不过进入了休眠状态。待来年春暖,便可重新焕发生机。
我喜欢元好问的一首词:“花中闲远风流,一枝秋,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。人欲去,花无语,更迟留。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。”秋风中,兀自绽放的玉簪花清瘦、惆怅、幽婉,惹人爱怜。
更多的时候,玉簪是林下的寻常风景。一丛丛玉簪花摇曳出几分野趣,有种未施粉黛的素静之美。

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:《科学画报》

〖 欲看更精彩文章、图片,请购买科学画报。每月月初出版发行,铜板纸彩色印刷,每本售价12.00元 〗 

 
《科学画报》2023©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24827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3350